
練完合唱總是...燒聲?
2023 Jun 22 學習聲樂你應具備的觀念
🎶 合唱唱完嗓子啞?學會「用身體唱歌」,讓聲音不再疲憊|恬淡之音聲樂筆記
一位熱愛唱歌的女孩
今日來上課的女學生一枚,
聲音輕亮,人也十分活潑,
時常奔波於各個合唱團之間,
是一位非常熱愛唱歌的幸福小女人。
然而,她的困擾也非常普遍——
每次唱完高音、或團練結束後,
說話的聲音就會變得啞啞的、甚至有些飄,
再也回不到練習前穩定自然的位置。
今年正逢「貝多芬年」,
她說自己覺得每次練習貝多芬的作品都像在吼,
吼完之後又覺得喉嚨緊、很累、很不舒服。
為什麼唱完嗓子會啞?——從「發聲方式」談起
🎼 貝多芬的作品對歌手的挑戰
貝多芬在寫作時,
常以「器樂化」的思維運用人聲。
若沒有良好的聲樂技術基礎與氣息支撐,
自然容易出現「唱完就累」、「喉嚨緊繃」的狀況。
事實上,聲樂學習的核心,
在於懂得使用「整個身體」來唱歌。
當你學會讓聲音與身體連結,
音色不僅更有支撐,也更自由、更具表現力。
合唱與獨唱的差別:為什麼在合唱團容易「縮起來」?
👥 合唱:追求和諧的共鳴
在合唱中,團員的任務是追求聲音的融合與和諧。
因此多數人會下意識削弱個人音色,
以便與團員的聲音達到統一的共鳴。
這樣的唱法雖然在團體中聽起來完美,
但若長期如此,
會找不要該如何支撐聲音。
🎙️ 獨唱:需要聲音的立體與支撐
對獨唱者而言,若在合唱時習慣「縮起來」,
就會導致氣息與身體的連結變弱。
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歌者在團練後覺得嗓子累、說話變啞的主因。
要解決這個問題,
必須重新練習用身體唱歌,
— 當氣與身體融為一體,
聲音才能穩定地被支撐,
而非使用替代性喉部肌肉「撐」出聲來。
用身體唱歌:聲音不再緊繃的關鍵
🌬️ 唱歌其實是「全身運動」
唱歌不只是發出聲音,
更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。
呼吸、核心、背部與頸部肌肉,
都在協同完成「聲音的流動」。
當你真正學會「用身體唱」,
即使是高音、長句或激烈段落,
聲音也能保持相對的放鬆與穩定,
不再有替代性緊繃。
💡 正確練習,聲音不會啞
嗓子啞,不見得是因為唱太多,
而是使用方式不對。
正確的練習方式,
在合理的時間內並不會讓喉嚨感到疲倦,
也不會讓聲音沙啞。
有時候我們以為「睡一覺就好」,
但那只是暫時的恢復。
唯有透過正確的氣息運用與有意識的身體訓練,
聲音才能真正成長與穩定。
💬 恬淡姐的話:聲樂學習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
學聲樂的過程,就像一場長遠的修行。
每一次的練習、每一次的覺察,
都是在與自己的聲音更靠近。
如果你也常覺得嗓子累、或唱歌不順,
請相信—
那不是你的聲音不夠好,
而只是還沒找到屬於你的「正確方法」。
聲樂的學習,是一條無止盡的探索之路,
而每一步,
都在讓你更了解自己,
也更接近聲音的本質。
🎵 延伸閱讀與行動建議
恬淡之音l古典聲樂與美聲藝術 - Classical Vocal & Bel Canto
全球華人專業古典美聲指導
歐洲深造十餘年 × 義大利美聲 × 科學聲樂
正統美聲技術傳承|系統化聲樂技巧培育|專業線上ZOOM&實體課程|舞台訓練|系統化線上課程|大師班 & 個別指導
你的聲音值得更好的訓練,而不是一再被錯誤方法限制!
我們提供客製化專業指導,針對你的聲音特質,打造專屬的進步路線。
透過科學聲樂,讓你學習更輕鬆、更具體,唱出屬於你最棒的音質!
只要懂方法,人人都能擁有好聲音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