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聲音與情緒--有關嗓音緊張
2023 Mar 29 學習聲樂你該知道的知識
嗓音緊張怎麼辦?從合唱、職業歌手到自學者,淺談歌者身心與聲音的深層關係
歌者的樂器,不只是聲帶,而是整個身心。如何在熱愛歌唱的路上,保護自己的聲音不受傷,是每位聲音使用者的重要課題。
💡從Podcast的對談開始:聲音,原來和情緒這麼有關
前些日子感謝小芸老師的邀約,一同錄製Podcast節目,其中她提出一個深具啟發性的觀點:「聲音的狀態,與我們的情緒與身心連動息息相關。」
這個觀點引發了恬淡姐更深入的思考——許多歌者在面對聲音問題時,往往只看到技巧層面,卻忽略了聲音緊張、沙啞、疲憊等現象,其實背後往往藏有心理壓力、身體疲累或過度用聲的訊號。
不同類型的歌者,嗓音緊張的樣貌與原因各異
合唱團員:缺乏個別技巧指導,聲音緊繃常見
在我長期教學的觀察中,合唱團員是最常出現嗓音緊張問題的一群人。合唱注重整體聲響與配合,並非每位團員都受過個別的發聲訓練。
當合唱團員因為熱情投入但缺乏正確的發聲觀念,就容易在「聲響平衡」與「發聲機制」之間產生不自覺的緊繃與用力。久而久之,可能造成聲帶疲勞、聲音壓迫與共鳴失衡。
自學者:愛樂者常見的聲音隱患
另一個常見族群,是那些對歌唱懷有濃厚興趣的自學者與音樂愛好者。他們常會透過書籍、網路資源、錄音模仿來學習,但若缺乏適當引導,很可能唱了不適合自己聲音的曲目或演唱方式,長期下來,可能導致聲帶慢性疲勞甚至損傷。
這些人常常不自知聲音已逐漸失去光澤與靈活性,直到出現聲音沙啞、震顫、失控或是需要更多氣息才能完成歌唱時,才警覺出問題。
職業演出者:高壓與過度使用導致突然失聲
對於專業歌手來說,嗓音的緊繃常發生在長期演出與過度奔波之後。我曾有一位德國同事K,因為頻繁跨城市巡演,連續演唱負荷過高的曲目,加上沒有充分的恢復時間,某天早晨醒來,發現自己完全失聲。
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嗓音的問題,更是整個生理與心理系統亮起紅燈的警訊。
聲音受損的徵兆與發展:從輕微震顫到聲帶長繭
聲音的損害通常是日積月累的過程。初期可能只是:
- 聲音顫抖、不穩
- 喉嚨緊繃、唱完感到疲憊
- 氣息覺得不夠、越唱越費力
若持續忽視,很可能發展成:
- 聲音變暗啞、失去穿透力
- 聲帶邊緣變粗、聲音失去彈性
- 嚴重者出現聲帶結節(長繭)、水腫,甚至失聲
這些狀況輕者可以透過休息與正確發聲訓練修復,重者則可能需要醫療或手術介入。
管理你的聲音=照顧你的身心
身為歌者或長期用聲者(如講師、諮商師、直播主等),我們的「樂器」不是一把外在的樂器,而是我們的身體與內在狀態。
🌟正確的聲音保養與聲音訓練觀念,是每一位用聲者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。
- 你是否知道,嗓音不適不只是技巧問題,也可能來自壓力與疲憊?
- 你是否理解,學會休息、察覺與放鬆,正是聲音表現穩定的關鍵?
- 你是否願意給你的聲音一個重啟的機會?
如果你也正在為聲音困擾——我們邀請你踏上覺察與修復的旅程
如果你也曾:
✅ 合唱時覺得聲音出不來
✅ 唱久了就累、沙啞卻不知道怎麼辦
✅ 擔心聲音未來會受傷,卻不知如何預防
👉 我們誠摯邀請你加入我們的線上課程:《拆解覺察-釋放你內在藝術能量》
這是一門融合古典聲樂技巧、體感覺察與情緒管理的聲音修復課程,幫助你從源頭理解聲音與身心的深層關係,找回你聲音的本質之美。
恬淡之音l古典聲樂與美聲藝術 - Classical Vocal & Bel Canto
全球華人專業古典美聲指導
歐洲深造十餘年 × 義大利美聲 × 科學聲樂
正統美聲技術傳承|系統化聲樂技巧培育|專業線上ZOOM&實體課程|舞台訓練|系統化線上課程|大師班 & 個別指導
你的聲音值得更好的訓練,而不是一再被錯誤方法限制!
我們提供客製化專業指導,針對你的聲音特質,打造專屬的進步路線。
透過科學聲樂,讓你學習更輕鬆、更具體,唱出屬於你最棒的音質!
只要懂方法,人人都能擁有好聲音!

